卖家被房产中介骗了该怎么办?


当卖家遭遇房产中介欺骗时,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要明确这种情况涉及的法律概念。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在房产交易中,如果中介故意提供虚假信息,如夸大房屋市场价格以吸引卖家委托,或者隐瞒房屋交易的重要限制条件等,就构成了欺诈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若卖家能证明中介存在欺诈行为,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与中介签订的相关合同。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中介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卖家可以要求中介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相应损失。 在实际操作中,卖家发现被中介欺骗后,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介的宣传资料、沟通的聊天记录、支付费用的凭证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中介的欺诈行为和自己所遭受的损失。收集完证据后,卖家可以先尝试与中介进行协商解决。在协商过程中,明确指出中介的欺诈行为,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如退还费用、赔偿损失等。若协商不成,卖家可以向当地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请求他们介入调解。这些机构通常具有一定的调解能力和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卖家解决问题。 如果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卖家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合同、返还费用和赔偿损失等。在诉讼过程中,卖家需要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