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员工为何会被判6年?
我是一家公司员工,公司后来被认定诈骗,我也被牵连了。我就正常上班干活,没想到会这样。现在听说有同事被判了6年,我实在想不明白,就普通员工咋能判这么久呢,想知道啥情况会判6年啊?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诈骗员工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通常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要明确诈骗罪的概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诈骗员工被判6年的情况,很可能是涉及到诈骗数额巨大这一因素。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当诈骗员工参与的诈骗金额达到这个标准时,就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 另外,员工在诈骗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会影响量刑。如果该员工在诈骗活动中并非是普通的辅助人员,而是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比如积极参与诈骗方案的策划、组织实施诈骗行为、带领团队进行诈骗等,那么其量刑也会相对较重。即使整体犯罪金额没有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但如果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也可能被判处较重的刑罚。比如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等,这些情形都可能导致量刑加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