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赔偿仲裁是怎样的?
我在工作时受了伤,和单位就赔偿问题谈不拢。听说可以申请工伤劳动赔偿仲裁,但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比如仲裁的流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仲裁结果是否有法律效力等,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工伤劳动赔偿仲裁是在劳动者因工伤与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时,通过仲裁机构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下面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仲裁的适用前提是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也就是说,当您因为工伤赔偿,像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和单位有分歧时,就可以申请仲裁。 其次,申请仲裁有一定的流程。第一步是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要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等内容。根据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然后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双方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等环节。最后仲裁庭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 再者,申请仲裁需要准备相关材料。主要包括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比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工伤认定决定书,这是证明您所受伤害属于工伤的重要文件;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它关系到您能获得多少赔偿金额;以及其他与赔偿请求相关的证据,像医疗费用票据等。 最后,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一旦裁决书生效,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总之,工伤劳动赔偿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在遇到工伤赔偿纠纷时,可以依法通过此程序解决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