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能否对一房二卖的情况进行裁决?
最近碰到一个房产纠纷,就是一房二卖的情况。想知道仲裁委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能不能进行裁决呢?如果能裁决,具体会怎么判?对购房者的权益又是怎么保障的呢?
展开


仲裁委可以对一房二卖的情况进行裁决。 首先,要明确一房二卖中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存在一物二卖现象,但并未明令禁止此类行为,只要合同满足法定的有效要件,比如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合同就是有效的。 在实际处理中,当出卖人为两买方分别签订商品房买卖合约,并按照后订合约履行义务,办理房产权属转移登记手续时,两种购房协议皆为有效。然而,由于后订合同业已完成,买方实质上获得了房产所有权。后买方因债务已获解决而自然成为房产所有权人,享有物权请求权;而先买方持有购销合同引发的债权请求权,虽能对交易标的物进行占有,但因房产所有权已经登记转移至后买方,其占有行为失去法律依据,构成无权占有,需承担归还房产的责任。这是基于《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第一项的规定,出卖人对买受人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情况下,买受人不得要求履行。也就是说,合同的标的物已经归他人所有,实际履行已不能,在该种情形下,没有强制实际履行问题。 另外,在某些案例中,比如兰州仲裁委就以“还一罚一”的裁决结论,让遭遇“一房两卖”侵害的购房者得到了双倍赔偿,以此来保障购房者的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开发商在仲裁过程中隐瞒了“一房二卖”的事实,可能会导致仲裁裁决损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