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起诉意见书检察院是否可以不完全认定?
我想了解下,公安机关提交了起诉意见书,里面列举了嫌疑人的相关罪行和证据。但我感觉有些地方可能存在偏差或者证据不够充分。我就想问问,检察院对于公安起诉意见书里的内容,是不是可以不完全认定呢?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院对于公安起诉意见书是可以不完全认定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安起诉意见书和检察院的职能。公安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起诉意见时制作的法律文书。而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着审查起诉的重要职责,其需要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这就赋予了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实质审查的权力。 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公安起诉意见书中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或者对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不准确,那么就可以不完全认定起诉意见书的内容。例如,公安机关认定的某些犯罪事实所依据的证据存在瑕疵,或者某些证据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检察院就有权根据自己的审查结果进行调整。 此外,检察院还可能发现存在遗漏罪行或者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这时检察院会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自行侦查。同时,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存在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检察院也会作出相应的处理,而不会完全按照公安起诉意见书来处理。 综上所述,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的审查权,对于公安起诉意见书可以不完全认定,以确保案件的处理符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公正的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