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内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期内达到退休年龄并不一定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从这条规定看,似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就该终止。但从劳动法法理来讲,这条规定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兼具权利和义务。一方面赋予劳动者主张权利到龄退休享受“退休福利”的依据,另一方面赋予用人单位人事自主权杜绝到龄该退者“占”而不退的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愿意主动履行义务,放弃要求劳动者按龄退休的权利,且劳动者也不主张退休权,那么法律是可以维持双方劳动合同效力的。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这意味着如果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还没有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并不必然终止。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三)》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再与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按劳务关系处理。 在实际情况中,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应当明确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并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要是没有明确提出终止,仍视为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关系处理。 相关概念: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比如一般情况下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等(不同情况有不同规定)。 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