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工伤后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工伤赔偿标准,简单来说,就是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该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当遭遇工伤时,赔偿项目会因伤害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 首先是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这里面包含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其中,医疗费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伙食补助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要求是住院期间,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交通食宿标准同样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不过得是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情况,法律依据也是《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等特殊情况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这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要是造成伤残,除了上述一般伤害赔偿项目外,还包括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辅助器具需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等辅助器具,标准是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1 - 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不同,例如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27,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25等,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1 - 6级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90%等,1 - 4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5 - 6级在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时支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5 - 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两金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如果不幸造成死亡,赔偿项目有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些都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另外,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总之,工伤赔偿有着明确详细的法律规定来保障各方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