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退跟下岗的区别是什么?


内退和下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是概念含义。内退,全称为内部退养,指的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特殊安置方式。通常是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有关规定,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定年限、且符合一定条件的职工,让其退出工作岗位,企业会继续发放一定的生活费,并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直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正式办理退休手续。而下岗,是指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 从待遇方面来看。内退职工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企业一般会按照一定标准发放生活费,这个生活费通常是参照职工的工资等情况确定,并且企业会继续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下岗职工则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待遇情况,有些企业会为下岗职工发放一定的基本生活费,但标准可能相对较低;同时,企业可能也会按照规定为下岗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但也有些情况下,下岗职工需要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的社保费用。 在劳动关系上。内退职工与企业仍然保持着劳动关系,只是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企业依然对其负有一定的管理和保障责任。下岗职工虽然也与企业保留着劳动关系,但企业往往难以提供正常的工作岗位,职工再就业的压力相对较大。并且,下岗职工有可能会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在一定期限内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 法律依据方面,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内退和下岗的统一法律。不过,内退一般依据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以及《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令第111号)等政策文件。该规定第九条明确,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而对于下岗职工权益的保障,则主要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