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结案和判决结案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涉及一起民事纠纷,法院这边给出了调解结案和判决结案两种方式,我有点拿不准选哪个。我想知道这两种结案方式到底有啥区别,它们在程序、效力、结果等方面都有哪些不同呢,哪种对我更有利呀?
展开


调解结案和判决结案是两种常见的司法结案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从定义上看,调解结案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结束诉讼程序。而判决结案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理后,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作出权威性的判定。 在程序方面,调解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调解可以在诉讼的各个阶段进行,包括立案前、审理中。法官会积极促成双方沟通协商,当事人也可以自行提出调解申请。而判决则需要遵循严格的诉讼程序,从立案、送达、举证、开庭审理到最后的判决,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时间限制。 从效力上来说,调解书和判决书都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判决书生效后同样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在规定的上诉期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结果上,调解的结果通常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更能体现当事人的意愿。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对权利义务进行灵活的约定。而判决则是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作出的裁决,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确定性,其结果可能不完全符合一方当事人的期望。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