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统筹和自费的区别是什么?
去医院看门诊时,我发现有门诊统筹和自费这两种结算方式。我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区别,比如在费用承担、报销流程等方面,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门诊统筹和自费是医疗费用结算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门诊统筹是一种医疗保险待遇,它把参保人员的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的报销范围,由统筹基金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额度给予报销。而自费则是指医疗费用完全由个人自己承担,医保基金不会给予报销。 在费用承担方面,门诊统筹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当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门诊费用时,符合规定的部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报销,个人只需支付报销后的剩余部分。以常见的职工医保为例,在一级医疗机构就诊,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可能达到 80%,那么如果一次门诊费用是 1000 元,统筹基金报销 800 元,个人只需支付 200 元。而自费的话,这 1000 元都得自己掏腰包。 从报销流程来看,门诊统筹一般需要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结算时,医疗机构会直接进行报销结算,个人只需支付自付部分。而自费则不存在报销流程,患者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全部费用。 在适用范围上,门诊统筹通常有一定的限制,比如限定在定点医疗机构、规定的药品和诊疗项目范围内。超出这些范围的费用,可能就需要自费。而自费则没有这些限制,只要是医疗服务产生的费用,都由个人承担。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明确了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其中就包括门诊统筹的相关规定,保障了参保人员享受门诊统筹报销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