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有哪些区别?

我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最近在找工作,好多公司让签协议。我听说有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我不太清楚这两者之间具体有什么不一样。就想了解下它们在各方面都有哪些区别,担心自己签错了协议,影响以后工作的权益 。
展开 view-more
  • #合同区别
  • #三方协议
  • #劳动合同
  • #主体差异
  • #效力不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是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有三方,分别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学校在其中起到维护就业工作秩序、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以及证明学生毕业信息真实性的作用。而劳动合同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原则下依法签订的。比如,你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公司上班,签三方协议时会有学校参与,而之后签劳动合同就只有你和公司。 依据方面也不同。三方协议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像《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等。劳动合同依据的则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这意味着两者在法律适用上有差异,违反不同协议所依据的法律来处理问题也不同。 内容差异也较为明显。三方协议可规定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同意接收、学校派遣等内容。劳动合同依法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除此之外,双方还能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可以看出,劳动合同对于劳动权利义务的规定更为详细具体。 签订时期也不一样。三方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只有等到毕业后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才行。比如你在大四上学期找工作,这时候可能先签三方协议,毕业后到公司入职了再签劳动合同。 最后是效力不同。三方协议只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劳动合同的有效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确定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中止。对毕业生来说,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原三方协议随之失效。 相关概念: 三方协议: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签订的一种书面合同,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体现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意见 。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同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