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法律层面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就好比建造一座房子,制度就是房子的框架,能让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有章可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依据法律要求,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涵盖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 其次,企业要严格把控食品原料的采购。原料是食品的基础,如果原料有问题,那生产出来的食品肯定也不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企业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供应商,索要并保存好相关的证明文件,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 再者,企业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比如,要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消毒,操作人员要遵守卫生要求等。《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二)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四)运输和交付控制。 另外,企业还要做好食品的检验检测工作。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关卡,通过检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问题。企业可以自行建立检验机构,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最后,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这就像给食品贴上了一个“身份证”,可以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食品的来源和去向。《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企业要如实记录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信息,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采取有效的召回等措施,减少危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