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如何保障青少年权益?
我是一名青少年,出来打工遇到了一些劳动纠纷。工资被拖欠,工作时间还特别长,听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可我不太清楚劳动仲裁具体是怎么保障我们青少年权益的,想知道这其中的流程和依据,有没有啥特殊保护规定呢?
展开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其进行裁决。对于青少年权益保障而言,劳动仲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青少年”在劳动法律中的相关概念。在我国,一般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同时,法律对这部分青少年也有特殊的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当青少年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青少年可以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审理案件。对于青少年劳动者,法律有一些特殊的保障措施。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些规定,青少年在劳动仲裁中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仲裁机构在审理涉及青少年权益的案件时,会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殊情况,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如果青少年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