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 **准备阶段**: - **准备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这是关键的一步。比如劳动合同,它是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能证明公司给你发放工资,从而推断出劳动关系;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也能证明你在该公司工作。 - **复印相关法律条款**:提前把与你案件相关的法律条款复印好,这样在仲裁庭陈述或者辩论时,你可以更清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让仲裁员更好地理解你的诉求。 - **计算赔偿数额及依据**:明确公司应该赔偿给你的具体数额,并清楚计算的依据。例如,拖欠工资的具体金额、加班费用的计算方式等。 - **准备书面陈述材料**:把你要陈述的事实、理由、诉求等内容以书面形式整理出来。这样即使在庭上因为紧张而遗漏某些要点,也可以通过书面材料让仲裁员了解你的情况。 **申请阶段**: - **提交仲裁申请书**: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即公司)的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写明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内容。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受理与审理阶段**: - **仲裁委审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标准。如果符合,就会立案并通知你开庭时间。 - **配合仲裁程序**:在仲裁期间,要积极配合仲裁委员会的工作,按照要求及时提交证据和进行陈述。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相关证据,按时参加庭审等。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其中第二十八条规定了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及相关事项;第二十一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