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参保里面税务信息申报工资应该填多少?


在社保参保中,税务信息申报工资的填写是一个关键问题,它对于员工的社保权益和企业的合规运营都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概念,申报工资通常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一般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 按照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这里所说的“本人工资”就是我们申报工资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依据《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那么,申报工资该填多少呢?一般而言,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如果职工工资在300% - 60%之间的,按实申报。 填写申报工资时填多填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填高申报工资,意味着社保缴费基数高,未来退休时养老金待遇可能会更高,享受的医保报销额度等其他社保待遇也可能更优厚,但当下个人和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也会相应增加。填低申报工资,虽然当下个人和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会减少,但未来的社保待遇也可能会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应当如实申报职工的工资收入,不得瞒报、漏报。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110%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所以,在填写社保参保税务信息申报工资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