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该如何计算?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公司一直没和我签劳动合同。我听说这种情况公司得给二倍工资,可我不知道具体怎么算。是按基本工资算,还是把奖金啥的都算上?时间是从入职就开始算吗?就想弄清楚这二倍工资到底咋计算。
展开 view-more
  • #劳动纠纷
  • #双倍工资
  • #劳动合同
  • #法律计算
  • #权益保障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计算方式如下: 首先,计算期间: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从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到满1年期间,用人单位要按月支付二倍工资。如果超过一年仍未签订,除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在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不超过一年的时间内劳动者提起维权申请,仍可主张双倍工资 。 其次,计算基数:双倍工资基数应当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为标准确定,包括各种税费在内;也有的观点认为是以实得工资为标准确定,即在应得工资基础上扣除各种税费后发到劳动者手里的工资;还有观点是以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为标准确定,不应包括加班工资等。通常来说,实践中倾向于基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同时排除非劳动报酬部分。若月工资构成不详,雇主应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将以劳动者实际所得月收入作为双倍薪资的计算基础 。并且,双倍工资计算应以实发工资为基数,包括提成、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得低于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最后,关于时效: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次日开始计算。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过,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概念: 应得工资:就是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该获得的工资总额,这里面涵盖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种收入。 实得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实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应得工资扣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费用之后的金额。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在符合一定条件下,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劳动者签订这种合同,它能给劳动者更稳定的就业保障。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有效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可能会面临权利得不到仲裁机构支持的风险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