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职工病假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职工病假工资的计算涉及多个要素。 首先,病假工资的计算有个通用公式: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这里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 = 21.75天 (全年双休日共104天 )。 计算基数确定原则如下:一是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月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实际履行与劳动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按实际履行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二是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月工资未明确约定,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对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有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的与劳动者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三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对劳动者月工资均无约定的,按劳动者正常出勤月依照相关规定的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的70%确定。并且,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计算系数根据职工连续工龄和病假时长而定。如果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发给;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发给。 若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发给;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发给;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 同时,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总之,病假工资计算要综合考虑计算基数、计算系数和病假天数等多方面因素,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