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房产怎样继承最便宜?


在探讨老人房产怎样继承最便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房产继承方式,主要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这几种。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法定继承在公证费等方面,如果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通常费用相对较为固定。办理房产继承公证时,一般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公证费,不同地区收费标准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如果继承人之间没有争议,法定继承的公证费用是相对透明且有一定标准的。 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中,遗嘱的形式和效力至关重要。《民法典》规定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等多种形式。其中,公证遗嘱曾具有较高的效力,但《民法典》实施后,各种遗嘱形式具有同等效力,以最后所立遗嘱为准。如果通过遗嘱继承办理房产过户,可能会涉及遗嘱的公证费用或者见证费用等。不过,相较于法定继承,如果遗嘱明确清晰,能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继承人之间的纠纷,从长远来看也可能节省费用。 遗赠是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遗赠和遗嘱继承类似,但受遗赠人不是法定继承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遗赠可能涉及的费用除了遗嘱相关费用外,受遗赠人在接受房产时,还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这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果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来处理房产继承,扶养人履行了相应义务后获得房产,在费用方面,可能主要涉及协议的签订和见证等费用。 综合来看,如果老人没有订立遗嘱等特殊安排,法定继承在手续相对简单且继承人之间无争议的情况下,通常费用相对较低。但如果存在遗嘱且遗嘱经过妥善处理,能避免纠纷,遗嘱继承也可能是较为经济的方式。而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由于涉及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主体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一些额外的费用和复杂的手续。建议在处理老人房产继承问题时,提前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者相关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