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该如何处理?


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以下是具体的处理办法: 首先是事故现场处理:如果发生事故,要先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如果是轻微事故,当事人有行动能力,要保护好现场;要是肇事方逃逸,得赶紧记住对方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等特征,最好拍照留证。要是造成人身伤亡,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若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这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按上述情况处理。 接着是记录和报警:在保护现场和收集信息时,要马上拨打110报警,通知交警到现场处理。交警会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并开具事故责任书。在此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交警工作。同时,及时通知家人到现场协助,并且向单位请假,告知领导因交通事故无法按时上班,最好留下书面记录。 然后是赔偿和工伤处理:上班路上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对方按照过错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认定为工伤的还可以申请工伤赔偿。如果交通事故赔偿给付了某些费用,工伤保险在一些情况下有不同处理方式,比如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已由伤亡职工或者近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但如果前者低于后者,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 。 最后是资料留存和申请工伤:事故处理完后,要保存好所有就医的资料和交通事故责任书,这些是申请工伤的重要依据。可以先向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或人事部提出工伤申请,提供完整资料以便单位核实处理;如果单位不同意申请,员工可以依法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工伤科提出个人申请。 相关概念: 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