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医患纠纷?


面对医患纠纷,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以下合理合法的途径来解决。首先是协商解决。这是指医患双方就争议的问题进行直接沟通,在互相谅解、互相让步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和解协议。协商解决的优点在于程序简单、处理迅速,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协商解决时,双方应当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要求,不得有违法行为。 其次是申请人民调解。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医疗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具有专业性和中立性。其调解过程遵循自愿、合法、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依法申请司法确认,这样调解协议就具有了强制执行力。 再者是申请行政调解。发生医患纠纷后,医患双方也可以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处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了解情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行政调解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够充分运用行政资源解决纠纷。 最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纠纷,医患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进行审理和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为医患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司法保障。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终途径,具有强制力和终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