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怎样才是有效的?


一份有效的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劳动合同有效的条件。 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签订合同的双方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对于劳动者而言,要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且具有劳动能力。一般来说,法定最低就业年龄是16周岁,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用人单位,应当是依法成立,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或个体经济组织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其次,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合法。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工资待遇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规定要符合法律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合同中约定的这些内容都必须合法合规。 再者,签订劳动合同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也就是说,双方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情形。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该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最后,劳动合同的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所以,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