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


医患纠纷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争议。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医疗机构要加强管理。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医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例如,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对病历书写、手术操作、用药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因医疗失误引发纠纷。 其次,要注重医患沟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医务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在沟通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再者,要做好医疗风险告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因此,医疗机构必须如实告知患者医疗风险,让患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另外,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也很重要。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投诉管理部门,及时受理患者的投诉和建议,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这样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医疗机构对他们的重视,避免矛盾激化。 最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推广。通过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当发生医患纠纷时,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减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有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