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报工伤?
在工作中受伤了,可一直没和单位签劳动合同。现在想报工伤获得应有的赔偿和保障,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也不清楚具体流程和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这种没签合同的情况到底该怎么报工伤呢?
展开


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是可以申报工伤的。首先要明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在职工发生工伤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天内,向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要是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申报,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等可以在1年内申报 。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第一步要确定劳动关系。这就需要搜集相关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像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如果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申请。 确定劳动关系后,第二步就是进行工伤认定申请。这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材料。然后将材料提交给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总之,没签劳动合同不影响申报工伤,只要按流程准备好证据和材料,就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存在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比如劳动者实际为用人单位工作并获取报酬等。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