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法律规定,法院裁定强拆该如何应对?


如果遇到法院裁定强拆,但你认为违反法律规定,可按以下方法应对: 在被强拆之前:若认为法院违法作出强拆裁定,当事人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复议 。同时,依据相关规定,被征收人可对司法强拆提出异议,审查准予执行裁定作出程序和实体方面是否合法。比如存在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明显缺乏法律和法规依据、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超越职权等情况,都不得作出准予执行裁定。若存在这些情况,准予执行裁定可能违法,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诉。 在被强拆之后:如果强拆行为被认定违法,被征收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具体来说,首先要向违法行政主体递交行政赔偿申请书;其次,若对赔偿结果不满意或有纠纷,还可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在这个过程中,原告也就是被征收人应当对行政机关强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负举证责任。比如房屋价值,可参照强拆房屋周边房产的平均价格(最低不低于周边类似房地产价格),通过中介传单、住建局官网上公开的平均成交价格等证明;房屋面积以房产证或者测绘报告上的面积为准,房屋整体外观的照片也要准备好。对于室内财产、装饰装修、附属物的损失,要搜集如强拆前室内相应财产的照片或者视频,购买物品时的发票等证据。拆迁、安置过渡费等可将补偿安置方案作为证据。若是强拆前用于合法经营的房屋,不仅要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凭证等证据证明其用于合法经营,还应当提供停产停业损失的证据。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诉讼。这为当事人对违法强拆裁定寻求救济提供了法律途径。 总之,面对这种复杂的法律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