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物业费物业不给办房产证是否违法?


在探讨物业这种行为是否违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 物业费是指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物业管理单位对居住小区内的房屋公共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等项目进行日常维护、修缮、整治及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业主有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交纳物业费的义务。而房产证,即房屋所有权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办理房产证通常是开发商或相关不动产登记部门的职责,与物业服务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九百四十四条规定,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由此可见,物业没有权力以业主不交物业费为由不给办房产证。办房产证的流程和条件是由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一般需要开发商完成初始登记、提供必要的材料等,业主提交相关资料并缴纳契税等费用后,由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审核和办理。物业与业主之间关于物业费的纠纷,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比如协商、调解、诉讼或仲裁等。 如果遇到物业以不交物业费为由不给办房产证的情况,业主可以首先与物业进行沟通,明确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要求其配合办理房产证。如果沟通无果,业主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如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协会等,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协调。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