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里面不写工资合法吗


劳动合同里面不写工资一般是不合法的。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保障着劳动者的诸多权益。而劳动报酬,也就是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回报,是劳动合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其中就包括劳动报酬。这是法律强制要求写入劳动合同的内容。 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写工资,首先这违反了法律规定。这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在实际发放工资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于工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方面出现争议。要是没有合同的明确约定,劳动者维权就可能会面临困难。 不过,即便劳动合同没写工资,也不意味着劳动合同就完全无效。在实践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在合同里补充明确工资的相关内容。要是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当涉及劳动报酬争议时,如果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过劳动报酬,按照实际已经履行的内容确认,但所支付的劳动报酬低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集体合同或者法定劳动标准的,应当补足差额;如果用人单位未曾支付过劳动报酬的,该劳动报酬建议以本单位同一时期,同一工种,同一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标准确定 。 总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确保劳动报酬等重要内容明确清晰地写在合同里。 相关概念: 劳动报酬:就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多种形式。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包含的内容,缺少这些内容会影响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