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工资是由用人单位发放还是其他主体发放?
我签了一份劳务合同,对工资发放主体不太清楚。想知道到底是用人单位给我发工资,还是有别的情况。担心工资发放不明确会影响自身权益,所以想详细了解一下劳务合同工资发放主体相关的情况。
展开


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工资发放主体有不同情况。 首先,对于普通劳务合同,如果劳动者是直接受雇于用人单位,那么工资就是由用人单位发放。用人单位按照双方在劳务合同中的约定,在规定的时间、以规定的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很好理解,就像你去一家小商店打工,和老板直接谈好工作内容和报酬,老板就会直接给你发工资。 其次,如果是劳务派遣这种劳务形式,情况会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在用工过程中,用工单位会先把工资支付给劳务派遣单位,然后再由劳务派遣单位发放给劳动者。这是因为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承担用人单位的职责。比如你通过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到另一家工厂工作,工厂把你的工资给劳务派遣公司,再由劳务派遣公司发给你。 此外,还有劳务外包形式。劳务外包员工的薪酬待遇主要由劳务派遣公司决定,工资也多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因为这些员工和劳务派遣公司存在劳动力聘用关系,关于薪资水平的决策权在劳务派遣公司手中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其中会约定劳动报酬等相关内容。 总之,劳务合同工资发放主体可能是用人单位,也可能是劳务派遣单位,要根据具体的劳务关系形式来确定。 相关概念: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内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