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民法典担保篇解释全文是怎样的?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担保的事务,不太清楚民法典担保篇解释的具体内容。想知道最新的民法典担保篇解释全文到底包含哪些规定,这些规定会对担保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比如在保证责任、抵押质押等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希望了解详细内容。
展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是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的解释。 在关于一般规定方面,明确了当事人对担保责任的承担约定专门的违约责任,或者约定的担保责任范围超出债务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担保人主张仅在债务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其实就是防止担保责任被不合理扩大,保护担保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就是本解释第三条。 对于保证合同,规定了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了保证人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或者无力偿还债务时才承担保证责任等类似内容,具有债务人应当先承担责任的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认定为一般保证。这就清楚划分了一般保证和其他保证形式的界限,依据是本解释第二十五条。 在担保物权方面,规定了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海域上的建筑物、构筑物一并抵押;以建筑物、构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一并抵押。这体现了“房地一体”的抵押原则,依据是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七条以及本解释第五十一条等相关规定。 此外,对于动产和权利担保,也有诸多详细规定,比如明确了正常经营活动买受人规则等,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和稳定。总体而言,该解释对担保制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范,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