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费是按照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计算?
我之前出了意外,现在涉及误工费赔偿。我不太清楚误工费计算时,是按照我实际拿到手的税后工资,还是没扣税之前的税前工资呢?这两者差距还挺大的,我想弄明白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展开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关于误工费是按照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计算,从法律角度和实际操作来看,一般是以税前工资为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这里所说的实际减少的收入,通常是指受害人正常工作情况下本应获得的全部收入,也就是税前收入。 因为税前工资是劳动者在未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等费用前的收入,它更能反映劳动者实际的劳动价值和收入水平。而税后工资是扣除了各种税费后的金额,如果按照税后工资计算误工费,实际上赔偿权利人就会因为受伤误工而额外承担了原本不应承担的税费损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过在实际主张误工费时,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收入情况,比如工资条、银行流水、纳税证明等。通过这些证据来清晰地呈现出自己在误工期间实际减少的收入是多少,这样才能更顺利地获得合理的误工费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