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均工资是按照税前计算还是税后计算?
我在计算自己的月平均工资时,搞不清楚是该用税前工资算,还是税后工资算。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月平均工资到底是按税前还是税后算,因为这关系到我一些赔偿和福利的计算,所以希望能有个准确的说法。
展开


月平均工资在不同的法律场景下,既有可能是税前工资,也有可能是税后工资,以下为您详细解释。 在劳动经济补偿相关规定里,月平均工资通常指的是税前工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这里的应得工资就是指税前工资,包含了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经济补偿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挂钩,用税前工资更能真实反映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实际收入水平。 而在一些涉及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的计算中,可能会采用税后工资。比如在计算个人日常生活的收支情况时,税后工资才是个人真正拿到手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不过这并非严格意义上法律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标准,更多是基于实际生活场景的考量。 所以,判断月平均工资是税前还是税后,关键要看具体的法律用途和场景。如果是涉及劳动权益、经济补偿等方面,一般是税前工资;如果是个人生活收支方面,则可能是税后工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