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编制放弃后退休金政策有哪些?

我原本有编制,现在打算放弃编制了,但是不清楚放弃编制之后退休金这方面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我很关心之后养老保障的问题,不知道和有编制的时候相比,退休金的计算、发放之类的会有什么变化,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政策。
展开 view-more
  • #编制放弃
  • #退休金政策
  • #养老保险
  • #机关事业
  • #企业职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编制和退休金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编制通常意味着人员纳入国家行政或事业体系,享受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福利待遇,退休金是劳动者在退休后,为保障其基本生活而获得的经济补偿。 当放弃编制后,退休金政策会依据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如果原来是机关事业单位有编制人员,放弃编制后到企业工作或灵活就业,就涉及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转换。 按照《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主要根据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改革后,基本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如果放弃编制,就需要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则来积累和计算养老金。 对于基础养老金,它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例如,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如果在改革前有编制工作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各地有所不同,一般是依据视同缴费年限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等因素来确定。 另外,如果放弃编制后选择灵活就业,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比例通常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总之,放弃编制后的退休金政策与新的就业形式和养老保险制度密切相关。要想在退休后获得合理的养老金待遇,就需要按照相应制度持续缴费,并关注当地的具体政策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