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不是全额缴纳是什么意思?


五险一金不是全额缴纳,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员工实际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先说说“五险”,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这里的“本人工资”就是缴费基数,正常情况下,应该按照员工实际工资来确定。但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实际工资,而是以较低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来缴纳社保,就属于没有全额缴纳。 比如,你的月工资是10000元,但公司却按照5000元的基数给你缴纳社保,这就会使你未来能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变少,因为养老金待遇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是相关的。在医疗保险方面,个人账户里的金额也会相应减少,这会影响你看病买药时可使用的金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同理,缴纳基数不足会使你在失业、工伤、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的保障降低。 再看“一金”,也就是住房公积金。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若单位没有按照员工实际工资来计算公积金缴存额,同样属于未全额缴纳。住房公积金缴纳不足,会影响你未来购房贷款的额度和可提取的公积金金额。 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没有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的情况,员工可以先和单位沟通协商,要求单位按照规定足额缴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社保部门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