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报工伤会对用人单位产生什么影响?

在单位上班时受了伤,考虑要不要报工伤。担心报工伤后会给单位带来不好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自己和单位的关系。想知道从法律层面来讲,报工伤具体会对用人单位在各个方面产生哪些影响 。
展开 view-more
  • #工伤影响
  • #用人单位
  • #工伤认定
  • #工伤保险
  • #工伤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报工伤对用人单位可能会产生多方面影响。 首先是经济方面。如果用人单位未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那么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至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逾期申请工伤认定之日时,这段时间已经发生的所有工伤待遇,都要由用人单位自行负担。要是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那受伤职工依法应享有的所有工伤赔偿项目,都得由该用人单位全额承担。即便用人单位依法为工伤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也仍需自行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应领取的伤残津贴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等情况,所在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否则将承担相应后果。 其次是企业管理与形象方面。积极报工伤并处理,能避免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解决不报工伤引发的劳动争议,维持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效率,也能体现企业对员工权益的重视,增加企业竞争力;反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劳动纠纷,影响企业声誉和形象。 最后是后续保险费率方面。工伤事故的发生情况会影响工伤保险费率的调整。如果用人单位频繁发生工伤事故,工伤保险部门可能会上调其工伤保险费率,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来应当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的津贴。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的伤残就业补助金额。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