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我在工作中受了伤,现在病情稳定了。听说要做劳动能力鉴定,可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了解一下劳动能力鉴定具体指的是什么,对我有什么影响,是怎么评定的 ?
展开


劳动能力鉴定,简单来说,就是对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的一项制度。它是确定劳动者因伤或因病后,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从事劳动以及生活自理的情况。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是一级,最轻的是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的。 比如,职工发生工伤,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并且影响到了劳动能力,就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只有通过鉴定,确定了劳动功能和生活自理的障碍等级,工伤职工才能享受相应级别的工伤保险待遇。这关系到职工后续能获得多少赔偿以及生活保障等问题。 劳动能力鉴定不仅针对工伤,在一些因病导致劳动能力受影响的情况下也可能涉及。而且劳动能力鉴定包括鉴定项目和确认项目。鉴定项目有初次鉴定、复查鉴定等;确认项目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延长的确认、安装辅助器具的确认等。 相关概念: 劳动功能障碍:指劳动者因伤或病,使得身体从事劳动的功能受到影响,按严重程度分为十个等级。 生活自理障碍:是对劳动者生活自理能力受影响程度的划分,有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