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要走怎样的流程?


申请工伤需要准备相应材料并按照一定流程进行。 首先说所需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这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基础表格,会记录工伤相关的基本信息,比如受伤职工个人信息、用人单位信息、事故经过等。 -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包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效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书面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也可以,像单位证明、工卡、工作证、工资表等,这些材料能证明你和用人单位存在工作关系。 - 医疗诊断证明材料:首诊病历(诊断书)、出院小结原件及复印件,要是被诊断为职业病,需提供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及复印件,用来确定受伤情况和病情。 - 其他材料: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如果有事故地现场目击证人,需要证人出具的证人证言(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一般2人以上);企业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另外,根据受伤原因不同,可能还需要特殊证明材料,比如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要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复印件等。 接着是工伤认定流程: - 申请阶段: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由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是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审核阶段: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会进行调查核实。 - 决定阶段: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后续如果涉及劳动能力鉴定,在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时间),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后提交相关材料,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并组织专家鉴定,得出鉴定结论。 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认定的时间、主体、材料等内容。 相关概念: 统筹地区:就是统一筹集、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地区范围。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用来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 。 工伤认定申请表:专门用于申请工伤认定填写相关信息的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