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首先要明确,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给劳动者,这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 当遭遇工资被拖欠,第一步是要确认和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事实,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可以收集像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这是因为只有先确定了劳动关系,后续的维权行动才有基础。 接着,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跟老板心平气和地讲清楚事实,说明按时发工资是法律规定,要求单位补发工资。要是协商的时候,用人单位没办法马上支付工资,不要慌张,可以当场要求公司或老板写下欠条,这欠条能作为以后讨薪的重要证据。 要是协商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就需要寻求其他救济途径了。劳动者可以向用工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者遭遇欠薪可直接进行投诉。按照《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如果书写投诉文书实在有困难,也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投诉时须提供具有投诉人签名的书面投诉文书和身份证明,包括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二代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一份)、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资料 。 另外,还可以直接到劳动仲裁办提出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方式,能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公正裁决。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打了欠条,那么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一些情况是不予受理投诉的。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当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的;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的;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还有法人之间、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其他组织与自然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因承包、租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劳务纠纷等情况也不在受理范围内。要是遇到这些情况,就需要通过其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寻求帮助。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处理:简单说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为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时,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常见的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 劳动仲裁程序: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裁决的程序,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环节。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督促债务人为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