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破产了房租该怎么办?


当公司破产时,房租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执行。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破产是指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由法院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的一种法律程序。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是处理公司破产相关事宜的主要法律依据。 如果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对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有权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对于房屋租赁合同,如果在公司破产申请受理前就已签订且双方都未履行完毕,管理人有权利选择是继续履行合同支付房租,还是解除合同。如果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那么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继续支付房租。这是因为合同一旦继续履行,双方就需要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公司作为承租人,支付房租是其应尽的义务。例如,如果公司破产后,其办公场所对破产财产的清算、处置等工作仍有必要使用,管理人可能会选择继续履行租赁合同。 若管理人决定解除合同,那么从解除通知到达房东时起,租赁合同终止。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用再支付后续的房租,但可能需要对房东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房东因合同提前解除而遭受的直接损失,比如寻找新租户期间的租金损失等。例如,如果房东原本可以按照原合同继续收取租金,但由于公司破产解除合同,导致在寻找新租户的一个月时间内没有租金收入,那么公司可能需要赔偿这一个月的租金损失。此外,如果租赁合同中有关于提前解除合同的违约金条款,公司可能还需要按照条款支付违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