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用人单位解除和劳动者解除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 **即时解除**: -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比如,公司招聘程序员,要求具备某种特定的编程技能,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能展示出该技能,经考核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例如,公司规定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玩游戏,某员工多次违反该规定且屡教不改,公司可据此解除合同。 -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比如,公司采购人员收受贿赂,购买高价低质的原材料,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公司可解除其劳动合同。 -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劳动者因犯罪被判处刑罚,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 **提前通知解除**: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例如,某员工因病请假治疗,医疗期满后,无法再胜任原来的销售工作,公司为其安排了后勤岗位,但其仍不能胜任,公司可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比如,某员工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公司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后,其仍然无法达到工作要求,公司可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例如,公司因业务调整,原生产部门撤销,与该部门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公司与员工协商变更合同无果后,可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 **提前通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是劳动者的一般解除权,只要提前通知,无需特定理由。 - **即时解除**: - 在试用期内。试用期内劳动者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比如,用人单位将劳动者锁在工厂内强迫其加班,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例如,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或者未提供合同约定的工作设备、办公环境等,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未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若公司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损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公司规定员工每周工作七天,没有休息日,这违反了劳动法关于休息休假的规定,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 - 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中止失效,即因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时。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上述内容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