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适用哪些法规?
我签了一份租赁合同,但是不太清楚这份合同受哪些法规约束。想了解一下,在我国签订和履行租赁合同的时候,适用的法规有哪些呢?这些法规能保障我哪些权益,又对我有什么要求呢?
展开


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在我国,调整租赁合同的主要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中的合同编对租赁合同进行了详细规定。它为租赁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基本准则。比如,根据《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这意味着当我们签订租赁合同时,应该包含这些必要内容,以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在租赁期限方面,《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这就限制了长期租赁的最长时限,保障了租赁双方的权益。 关于租金支付,《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一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支付租金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租赁期限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支付;租赁期限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限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支付。这为租金支付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规则。 此外,如果在租赁过程中出现争议,《民法典》也提供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例如,违约责任的规定,让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保障守约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也是在解决租赁合同纠纷时会适用的程序法,它规定了如何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