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被受理了就一定能得到处理吗?
我去信访了,信访部门也受理了我的事情,但现在过去一段时间了,还没看到有什么处理结果。我就想问问,信访被受理之后是不是就肯定会得到处理呀?我很担心最后会不了了之,自己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展开


信访被受理后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够得到处理,但从法律规定和正常流程来看,相关部门有义务对受理的信访事项进行处理。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当信访事项被受理后,意味着信访部门认可该事项属于其职责范围内应当处理的事务。 根据《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办理信访事项。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影响处理结果的因素。例如,信访事项本身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这就可能导致处理时间延长;或者涉及多个部门协调处理,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出现问题,也可能影响处理进度。如果信访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还可以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复查、复核。因此,信访被受理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但要最终得到有效的处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