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必须要去仲裁吗
我在工作的时候受伤了,被认定为工伤,现在涉及赔偿问题。我和单位在赔偿金额上有分歧,我不太清楚该怎么解决。想了解一下,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必须得去申请劳动仲裁才能拿到赔偿呢,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展开


工伤赔偿不一定要去仲裁。首先要明确,工伤赔偿纠纷存在不同类型,有劳动争议,还有工伤保险基金与工伤职工的行政争议,只有劳动争议才可能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前置程序。这意味着,如果要通过诉讼解决这类争议,得先经过仲裁才行。《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不过,劳动争议有多种解决方式。发生劳动争议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经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评估确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存在疑义或不认可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有权依法提出行政复议请求或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因为各种权益问题产生的矛盾,像工资、工伤待遇等方面出现分歧。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由专门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争议进行裁决。 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决定。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