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款是否可以进行仲裁?
我在工作中受了伤,和单位就赔偿款的数额一直协商不好,单位给的赔偿款我觉得远远不够弥补我的损失。我想知道像这种工伤赔偿款的纠纷能不能通过仲裁来解决,具体要怎么做呢?
展开


工伤赔偿款是可以进行仲裁的。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工伤赔偿的情境中,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款的数额、支付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争议,无法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其次,相关法律条文也明确了工伤赔偿款可以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也就是说,只要是与工伤赔偿相关的合理诉求,都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途径来解决。 再者,申请工伤赔偿仲裁是有一定程序的。一般来说,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这是确定是否属于工伤的关键步骤。由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材料和调查情况,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在完成工伤认定后,如果存在伤残情况,还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然后,劳动者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医疗费用票据、工资发放记录等,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另外,需要注意仲裁时效的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要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影响权益的维护。 总之,工伤赔偿款可以进行仲裁,劳动者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