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工伤赔偿程序该怎么走?工伤认定下来后又有哪些步骤?


上班路上发生工伤,其赔偿程序以及工伤认定下来后的步骤如下: 首先是工伤赔偿程序: - 工伤报告程序: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 工伤认定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的第一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需注意两个时间,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若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会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相关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工伤鉴定程序: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狭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 协商赔偿程序: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工伤认定下来后的步骤: - 进行工伤鉴定:确定伤残等级,这是计算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 - 计算赔偿数额:根据伤残等级,按照相关标准计算赔偿金额,赔偿项目可能包括伤残补助金、医疗费、护理费等。 - 协商赔偿:若单位投了工伤保险,与工伤保险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商;若单位未投保,则直接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 - 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等,以保障自己的权益能顺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