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满足以下6种情形之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赔偿金: 首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赔偿金。这是为了保障可能因工作患上职业病员工的权益,让他们能有机会确定自身健康状况 。比如在煤矿、化工等行业工作的员工,如果离职前没做职业健康检查就被单位辞退,就可能符合这个条件。 其次,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和工伤是工作带来的伤害,单位不能因为员工受伤就抛弃他们,像在工厂工作被机器弄伤,被认定为工伤且有劳动能力丧失情况的,就受此保护。 第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人生病或非因工作受伤都需要时间恢复,在这段医疗期内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合同,比如普通感冒住院、意外受伤住院等,只要在医疗期内单位就不能随意辞退。 第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这是对女性员工特殊生理时期的保护,女性生育对家庭和社会都很重要,单位不能在这个阶段辞退她们,比如怀孕的女员工、正在休产假的女员工等。 第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这类员工为单位长期服务,临近退休找新工作困难,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合同,例如在一家企业工作了16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只有3年的员工。 第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用来涵盖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可以获得双倍赔偿金的情况 。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