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能被屋主拿走吗?
我买了套小产权房,住了一段时间后,原屋主突然说要把房子拿走。我不明白,我已经付了钱入住了,他还有权利这么做吗?我很担心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他能不能把房子拿走呢?
展开


小产权房通常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所以也叫做“乡产权房”。 从法律层面来讲,关于小产权房能否被屋主拿走,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小产权房的交易是存在一定法律风险的。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所以小产权房买卖因为违反了这一规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如果购买者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就是同一个村集体的村民,在符合当地宅基地分配条件等情况下,双方签订的小产权房买卖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屋主已经将房屋交付给购买者并完成款项交割,屋主一般不能随意将房子拿走。除非出现购买者严重违约等符合法定或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然而,如果购买者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那么双方签订的小产权房买卖合同大概率会被认定为无效。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根据《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屋主是有权要求拿回房子的,但同时需要返还购买者支付的购房款,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赔偿对方损失。 总的来说,小产权房交易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法律风险,购买者需要谨慎考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