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房屋租赁有哪些相关规定?
我最近想租套房子,但是不太清楚在租房过程中会涉及哪些法律问题。想了解下民法典里对于房屋租赁有哪些规定,比如房东和租客各自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合同方面有什么要求,遇到纠纷该怎么解决之类的。
展开


民法典中关于房屋租赁的规定涵盖了多个方面,对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这意味着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这些主要内容应该明确约定,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比如,租金的支付方式是按月支付还是按季度支付,维修责任由哪一方承担等,都需要在合同中写清楚。 对于租赁期限,根据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这是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避免过长时间的租赁带来不确定性。 在租赁期间,承租人有按照约定使用租赁房屋的义务。根据第七百一十一条,如果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同时,出租人有维修租赁物的义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若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 此外,第七百二十六条规定了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这一规定保障了承租人在一定情况下的合法权益。 当出现租赁纠纷时,双方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来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