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商品房常见的五大纠纷是什么?


购买商品房时,常见的五大纠纷如下: 首先是关于房产证书(房产合法性)的纠纷。购房者要注意,有些开发商会用异地或合作开发商的手续卖房。比如分期开发项目,一期手续全,二期手续没办好就用一期手续预售;还有合作建房中无销售手续方借用合作方手续卖房。买房时要查看“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开工证》)和“两书”(《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 ,同时要留意证书内容,比如所购商品房是否在《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允许销售范围内,《国有土地使用证》是否为“出让”等。并且要学会识别产权证真假,真证印制精细,可到发证机关查验号码与档案记录是否一致,对着光亮处看纸张有无房屋水印,发证机关应为市(县)人民政府、市(县)房地产管理局,乡级政府发的产权证不受国家保护。 其次是关于期房不能按期交付的纠纷。开发商出售期房时会承诺入住时间,但能否按期交房取决于资金到位情况。因为房地产开发资金大多来自银行贷款和预售房款,若贷款没如期拿到或预售不佳,就会影响工程进度导致无法按期交房。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购房者一般不能立即解除合同。应先确定原因,若属开发商责任,给其一定宽限期继续履行合同。若宽限期满仍未交房,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要求返还购房款及利息,并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一般不超所交房款的20% 。所以在购房合同中要明确开发商交房期限、宽限期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再者是关于购房面积的纠纷。在房屋买卖里,购房者常因实际房屋面积与合同规定面积的误差和开发商产生纠纷。如果购房者对所购房屋进行了装修,法律上会认定为同意接受合同中有关房屋面积增减部分。 然后是关于房屋质量的纠纷。比如房屋出现漏水、墙体裂缝、地面不平,或者精装修房屋装修材料以次充好、甲醛超标等情况,都属于房屋质量问题。若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导致购房人客观上无法入住,这就容易引发纠纷。 最后是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纠纷。比如开发商强迫业主先缴费再接收房屋,否则不允许验房,这种流程是违规的,购房人有权先行验房,再决定是否收房。还有可能出现物业服务质量不达标等其他物业管理方面的矛盾,从而引发纠纷。 相关概念: 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开工证》,是开发商合法售房的必备证件。 两书:指《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用于保障购房者对房屋质量和使用方面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