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与处置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了留置和处置这两个概念,感觉有些混淆。想弄清楚它们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是性质不同,还是适用对象有区别呢?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让我能准确理解这两个法律概念。
展开


留置和处置确实是容易让人混淆的两个法律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性质不同。留置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措施。在监察法等相关法律中规定,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可以采取留置措施,主要是限制被调查人的人身自由,以便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进行调查。例如,当监察机关调查某公职人员贪污问题,发现其有串供可能时,就可能采取留置措施。而处置是在调查等工作完成后对相关问题或者人员作出的处理决定。比如在监察领域,处置方式包括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作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等。 其次,适用对象不同。留置主要针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也包括参与行贿或相关共同犯罪的人员。而处置的对象则是经过调查后确定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或问题。 再者,程序不同。留置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才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处置一般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商业惯例或相关约定进行,不同的处置方式有各自对应的程序规则。 最后,法律后果不同。留置的法律后果主要是保障调查工作顺利进行,防止被调查人妨碍调查,在调查结束后,根据调查结果再进行相应处理。而处置的法律后果就是对相关人员或问题作出最终的处理决定,比如公职人员受到相应的政务处分,涉嫌犯罪的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