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应当’和‘必须’有什么区别?
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看到‘应当’和‘必须’这样的表述,感觉意思挺接近的,但又好像不太一样。我就想知道在法律上,这两个词到底有没有区别,区别大不大,对实际的法律适用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在法律条文里,“应当”和“必须”虽然乍一看意思相近,但在法律层面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影响。 首先来说“应当”,“应当”在法律上表达的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它通常意味着一般情况下需要按照规定去做,但在特殊情形下可能存在一定的灵活性。简单来讲,就是大多数时候得这么做,不过要是有合理的特殊原因,也不是绝对不能变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一些关于合同履行的条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并不是说在任何细微的情况下都绝对不能有一点偏差,而是从整体和一般情况要求当事人秉持诚信。 而“必须”表达的是一种更为严格、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意味着没有例外情况,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一旦违反了“必须”的规定,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机动车必须携带驾驶证,这就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要求,如果不携带驾驶证就属于违法行为,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所以,“应当”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而“必须”是没有弹性的,具有绝对的强制性。在理解和适用法律条文时,准确把握“应当”和“必须”的区别,对于正确遵守法律和处理法律事务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