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个法律纠纷时,涉及到共同诉讼。但我不太清楚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到底有啥不同,不知道我的情况该适用哪种。想了解下这两种共同诉讼在各方面的具体区别,比如当事人关系、诉讼标的之类的,好判断我的案子该怎么处理。
展开


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是民事诉讼中两种不同的共同诉讼形式,它们主要有以下区别: 首先,在诉讼标的方面,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作出同一裁判。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着共同的权利或者义务。比如在继承纠纷中,多个继承人对被继承的财产共同享有权利,当因该财产发生纠纷时,所有继承人就是必要共同诉讼人。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而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且当事人也同意合并审理的诉讼。也就是说,这些当事人的诉讼标的虽然不是同一个,但属于同一类型。例如,多个消费者购买了同一商家的有质量问题的商品,他们分别与商家之间的纠纷就属于同一种类的诉讼标的,若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且当事人同意,就构成普通共同诉讼。 其次,在当事人的关系上,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他们对诉讼标的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而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他们各自的诉讼行为只对自己发生效力,不会影响其他共同诉讼人。 最后,在审判结果上,必要共同诉讼的判决结果对所有共同诉讼人具有一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法院会对整个诉讼标的作出统一的裁判。而普通共同诉讼的判决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法院会对每个共同诉讼人的诉讼请求分别作出裁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